扎針的那些事兒聽她們“一針見血”說清楚
吳婷婷
劉佳麗
李曉陽
靜脈穿刺,是護士的看家本領之一,講究一針見血。咱老百姓去醫(yī)院輸液時,都盼著遇到一名“扎針扎得好”的護士。
5月12日護士節(jié)當天,洛陽市中心醫(yī)院對在該院靜脈穿刺技術能手選拔競賽中脫穎而出的27名獲獎選手進行了表彰。記者對話其中3名“神針手”,請她們說說自己的扎針訣竅。
她們是神針手
經(jīng)歷八輪闖關,難扎的血管也都一針見血
每年護士節(jié)前后,醫(yī)院都會舉辦各種形式的職業(yè)技能“大比武”,靜脈穿刺技術能手選拔競賽是洛陽市中心醫(yī)院多年來的“保留節(jié)目”,參賽護士要經(jīng)歷多輪現(xiàn)場比拼,最后的獲勝者方能獲得“神針手”的稱號。
洛陽市中心醫(yī)院護理部干事張成彬介紹,今年的比賽經(jīng)過層層選拔,一共選出成人組126名、兒科組32名護士參加決賽。決賽歷時22天,共有8輪淘汰賽,每一輪參賽的護士面對血管難度大的隨機對象,要在6分鐘內(nèi)完成穿刺,必須一針見血,不能回針、不能調(diào)整針頭方向,否則無緣下一輪比拼。
最終,27名護士脫穎而出,包括成人組的吳婷婷、劉佳麗等,兒科組的李曉陽等,獲靜脈穿刺技術能手獎。談及自己的扎針訣竅,她們不約而同地說,要攻其不備,快、準進針。
她們是科普小能手
這幾個問題平時被問得比較多,快來看答案吧
吳婷婷、劉佳麗和李曉陽在護士崗位工作多年,她們不僅扎針水平高,而且還是科普小能手。今天,3名“神針手”總結了平時大家問得比較多的扎針問題,快來看看答案吧!
關鍵詞【滴速】
問題一:“護士,我能調(diào)快點兒嗎?”
吳婷婷說,護士會根據(jù)患者的病情和血管情況,選擇合適的針頭并調(diào)好滴速,患者不能隨意調(diào)節(jié),尤其是老人、兒童及心、腎功能不好者。一般來說,成人扎針時的滴速是40滴/分鐘至60滴/分鐘,兒童扎針時的滴速是20滴/分鐘至40滴/分鐘。
●【小貼士】
輸這幾種藥時,滴速千萬別太快:氨基酸和脂肪乳滴太快,可能導致心慌、出汗等;阿奇霉素滴太快,可能導致惡心、嘔吐、小兒哭鬧等。
關鍵詞【跑針】
問題二:“護士,跑針鼓包是咋回事兒?”
所謂跑針,就是針頭從血管里跑到血管外了,形成水腫鼓包。只要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跑針通常沒有大礙,水腫一般可自行吸收。糖尿病患者跑針后要多注意,他們末梢血液循環(huán)不好,可通過冷敷來促進水腫的吸收,一定不要立即熱敷。
●【小妙招】
吳婷婷說,如果跑針后出現(xiàn)淤青,可將土豆切成薄片貼在淤青處,這個方法很管用。
關鍵詞【加熱】
問題三:“護士,能用熱水瓶加熱輸液管嗎?”
不建議直接加熱藥液,否則容易引發(fā)藥物分解變性,從而降低藥效,尤其是消炎抗菌類藥物。
●【小妙招】
劉佳麗說,冬天醫(yī)院輸液室和病房都有暖氣,藥液不會太涼,如果實在擔心血管不適,可以在手心下面放個熱水瓶或熱水袋,也可以給輸液側的胳膊敷熱毛巾或貼個暖寶寶。
關鍵詞【氣泡】
問題四:“護士,輸液管里有氣泡要緊嗎?”
吳婷婷的答案是“不用擔心”。氣泡的產(chǎn)生與藥液的溫度及室溫有一定關系,護士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患者的輸液管里有氣泡,會及時彈掉,即便有少量氣體進入人體也不用過于擔心,它會隨著人體的呼吸循環(huán)被排出體外。
關鍵詞【回血】
問題五:“護士,我上個廁所咋就回血了?”
滴空了、上廁所時輸液瓶放置太低等,都可能導致回血。
此時千萬莫慌,如果是滴空了導致回血,那就趕緊關掉輸液開關并呼叫護士;如果是輸液瓶位置的問題,調(diào)整好位置就能解決;如果不能正?;亓鳎赡苁腔匮獣r間太長導致血液凝固,需要重新扎針。
關鍵詞【留置針】
問題六:“護士,咋保護孩子手上的留置針?”
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,李曉陽結合臨床經(jīng)驗,給寶爸寶媽們推薦個小妙招。
●【小妙招】
將透明絲襪腳尖部分剪掉后,套在患兒手上,既能防止孩子在睡覺或玩鬧時掛住留置針,又能避免留置針的貼膜卷邊,免去患兒再扎一針的痛苦。
關鍵詞【拔針】
問題七:“護士,拔針后按壓了好久為啥還淤青”
“不是按壓時間不夠,而是按壓位置不準確?!眳擎面谜f,扎針其實有兩個針眼,一個是穿過皮膚的針眼,是看得見的,另一個是穿過血管壁的針眼,是看不見的。按壓時應順著血管的方向按壓,盡可能按壓住血管壁上的針眼,避免出現(xiàn)淤青。
記者 曾宇凌 通訊員 高鴿 文/圖
轉自《洛陽晚報》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