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頁 新聞中心醫(yī)學前沿詳細

10公斤!我院副院長閆宏憲手術團隊為古稀老人摘除巨大脂肪肉瘤?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16 10:46 本文來源: 宣傳科

家住伊川的王阿姨今年72歲,多年前她就經(jīng)常覺得肚子脹痛,飯后更加明顯,但始終沒有放在心上,想著忍一天算一天,但這種癥狀不僅沒有減輕,反倒逐漸加重。特別是近1月來,王阿姨的這種感覺更加明顯,肚子越來越大,還出現(xiàn)了呼吸困難、尿頻尿急、大便困難等癥狀。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壓力。于是,家人帶著王阿姨到當?shù)乜h醫(yī)院就診,CT檢查發(fā)現(xiàn)她的腹腔里竟然藏著一個巨大腫瘤!這可把王阿姨一家人嚇壞了,就在其四處求醫(yī)的過程中,偶然得知洛陽市中心醫(yī)院的閆宏憲博士是這方面的專家,于是便急忙慕名前來就診。

入院后,測量腹圍達到了驚人的69*30cm,腹壁血管曲張明顯,面容痛苦,不能平躺。此后,經(jīng)過腹部增強CT檢查,腹腔巨大腫瘤得到了進一步確診,但性質(zhì)不明,脂肪肉瘤可能性較大。眼下,手術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,王阿姨一家也決定放手一搏。

術前,閆宏憲副院長親自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,并組織了由臨床、醫(yī)技、護理、麻醉等多學科組成的專家會診,從不同視角為患者進行系統(tǒng)、全面、綜合評估,完善臨床思維,制定規(guī)范化、個體化、精準化的綜合診療方案。

因腫瘤巨大,造成長期腹內(nèi)高壓,且腫瘤壓迫大部分結腸,粘連輸尿管,與左側卵巢動脈關系密切,手術方式復雜。術中進腹后造成腹腔內(nèi)壓力驟然降低,容易引起回心血量不足,導致嚴重并發(fā)癥,且術中需要根據(jù)情況不斷變換手術體位。巡回護士及麻醉師不僅要保證患者手術中生命安全,還要考慮如何助于術者順利手術。巡回護士杜新娜就圍手術期管理、術后恢復等問題與患者家屬進行了詳細溝通,并對手術所需物品提前做好了充足準備,隨時嚴陣以待。

經(jīng)過周密的術前準備,手術按計劃開始,由閆宏憲副院長主刀。雖然術前對病情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,但是進腹后呈現(xiàn)在眼前的一幕仍讓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。只見這個巨大腫物位于腹膜后,大小約35*25*25cm,表面與結腸粘連,且周圍曲張血管眾多。閆宏憲副院長沿腫瘤包膜仔細解剖,逐一分離。整個手術過程步步為營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僅用時2個多小時就完整切除了這個重達10公斤重的巨大腫瘤。完整剝除的瘤體組織,經(jīng)患者家屬過目后,由手術室專人送至病理科做快速冰凍。術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術中出血僅100ml。

術后,王阿姨各項生命體征平穩(wěn)。在肝膽外科馬興樂護理團隊的精心護理下,術后第2天便下床活動,目前,王阿姨正在積極康復中。

相關知識鏈接

腹膜后脂肪肉瘤,是指發(fā)生于腹膜后間隙的脂肪肉瘤,而脂肪肉瘤的定義,起源脂肪組織的一種少見的軟組織惡性腫瘤,該病是成人腹膜后軟組織肉瘤中最常見的一種。

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常見臨床表現(xiàn)為緩慢增長的腹部腫塊,可伴或不伴有腹痛癥狀。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大,還可出現(xiàn)鄰近組織器官的壓迫癥狀,比如食欲不振、腹脹、尿頻、尿急、下肢水腫等;此外還可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消瘦表現(xiàn)。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療目前以外科手術為主,通常建議力求完整切除腫瘤以降低復發(fā)風險;放療和化療對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療效果并不確切,主要用于手術的輔助治療。

專家介紹

閆宏憲,中共黨員,洛陽市中心醫(yī)院副院長,肝膽胰外科學科帶頭人,醫(yī)學博士,研究生導師,是洛陽市委組織部面向全國公開選拔的12名市屬企事業(yè)單位領導干部之一。師從國內(nèi)著名肝膽外科專家陳訓如教授,曾在河南省人民醫(yī)院從事肝膽胰外科臨床工作13年,并赴國外留學進修。擅長手術治療膽管癌、膽囊癌、肝癌、肝血管瘤、門靜脈高壓癥、布加氏綜合征、胰腺癌、膽管損傷修復和重建及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等疾病。

(手術部 栗千峰  胡亞男  肝膽二 晉紅)
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

10公斤!我院副院長閆宏憲手術團隊為古稀老人摘除巨大脂肪肉瘤?